菲律宾鹰幼雏在保护受挫中死亡
马尼拉:一个鸟类保护基金会宣布,一只通过人工授精孵化的菲律宾鹰雏鸟死亡,这是世界上最大、最濒危的猛禽之一遭遇的新挫折。
栖息地的丧失和无情的捕猎导致菲律宾鹰的数量迅速下降,菲律宾鹰是这个群岛国家的国鸟。
上个月,“第30只雏鸟”的孵化短暂地激起了人们的希望,即科学和保护可以拯救这种栖息在森林中的猛禽物种,但期望很快就残酷地破灭了。
菲律宾鹰基金会在其网站上的一份未注明日期的声明中说:“这一令人心碎的损失庄严地提醒我们,养鸡是多么微妙,而极度濒危的物种是多么脆弱。”
这只17天大的雄性雏鸡是人工授精的产物,周五死亡,是新设施中第一只成功孵化的雏鸡。
声明称,“卵黄囊潴留”的并发症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。
这种情况常见于家禽养殖场,表明细菌通过孵化蛋壳进入,或小鸡在孵化后接触细菌。
菲律宾鹰以其华丽的头部羽毛和2米(7英尺)的翼展而闻名,它们很难交配,有些甚至会杀死不想要的追求者。
据该基金会估计,世界上仅存392对野生白头鹰,其中只有30对是在圈养环境中出生的。
该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鹰放回野外,但在其37年的运营中,一次也没有成功过。
许多菲律宾鹰在栖息在电线上时被击中或触电身亡。
每对大熊猫需要至少4000公顷(约1万英亩)的森林来捕猎狐猴、棕榈果子狸、鼯鼠和猴子,这在菲律宾是一个正在迅速消失的生态系统。
该基金会表示,虽然体重不足,但这只新出生的雏鸟最初表现出正常的行为和进食模式,直到11月26日,它才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和打喷嚏的症状。
进行尸检的Bayani Vandenbroeck说:“在他们成功孵化和饲养的所有小鸡中,这是(基金会)育种团队第一次发现卵黄囊潴留,这通常与感染或其他原因有关。”
他补充说:“严格的卫生和管理协议得到了遵守,所以我们根本没有预料到这一点,但我们将探讨在其他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。”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